江西亚非国际矿冶研究有限公司

磨矿分级试验:选矿测试粒度控制关键技术

为什么同样的矿石经过不同磨矿分级处理后,选矿回收率还是有相差? 选矿实验作为连接矿石特性与生产实践的核心纽带,其科学性与精准性直接决定了选矿厂的资源利用率、成本控制及最终收益。其中,磨矿分级试验是选矿工艺的核心环节。有时,粒度过粗可能导致有用矿物未充分解离,而过度研磨又会增加能耗和矿泥干扰。然而,通过科学的磨矿分级试验,我们能够找到最佳粉碎细度,在确保矿物充分解离的同时,后续浮选、重选等选矿工序的指标也大大提升。

在选矿中,精准控制磨矿粒度是提高金属与非金属矿石回收率的关键。其中,磨矿分级试验的效率与粒度取决于矿石性质、设备参数及操作条件的协同优化。主要通过专业的研磨和分级设备,优化后可实现目标粒度合格率≥90%,为选矿工艺设计提供关键数据支撑。

快速浏览

什么是磨矿分级试验?

磨矿是指通过机械作用(如冲击、研磨)减小矿石粒度的过程,直接影响矿物单体解离度。而分级则是根据颗粒大小、密度或沉降速度进行分离,确保符合选别要求的物料进入下一工序。两者相辅相成——磨矿为分级提供原料,分级则反馈调控磨矿细度。

磨矿阶段:

在实验室选矿测试中,磨矿主要采用实验室球磨机、棒磨机、自磨机、筒型或锥形球磨机等研磨设备。其中,硬矿石(如花岗岩、磁铁矿) 宜选用小型球磨机,其钢球冲击破碎能力强,可处理给矿粒度≤25mm的物料。中软矿石(如石灰石、黏土矿) 适合实验室棒磨机,钢棒线接触研磨可减少过粉碎。极软矿石(如煤、磷酸盐) 或含泥量大的矿石优先用自磨机,利用矿石自身相互撞击破碎。

研磨分级测试

分级阶段:

现代选矿厂常用的分级设备包括螺旋分级机、水力旋流器、振动筛等,它们各自适应不同的工艺需求。其中,螺旋分级机依靠重力沉降,分级效率约60%-70%,适合处理粗粒级。水力旋流器利用离心力分离,效率可达80%-90%,溢流粒度可细至10μm。振动筛通过高频振动实现干湿联合分级,对黏性矿石适应性强,某铝土矿用200目高频筛分级,脱水效率比旋流器提高25%。

研磨分级测试

在选矿工艺中,磨矿并非终点,而是为后续分级创造基础条件。理想的磨矿-分级闭路系统能形成动态平衡,既避免欠磨导致回收率下降,又防止过磨造成能耗浪费和矿泥污染。主要通过“磨矿-分级-返砂”循环,使粗颗粒二次研磨,粒度标准差可降至3.2以下。例如,在铜或铅锌矿选厂,通常会采用球磨机+水力旋流器的组合,通过调整旋流器参数来精确控制返砂量和溢流细度。

影响磨矿分级效果的主要因素

1. 矿石特性:硬度、嵌布粒度决定破碎难度。例如硬矿需高冲击破碎,软矿需防过磨。高密度矿降低矿浆浓度,低密度矿可提高。细粒嵌布矿物需细磨至-0.074mm占比>90%,粗粒嵌布矿物可控制在60%-70%。

2. 设备参数:磨机类型(球磨、棒磨、自磨)和分级设备(旋流器、螺旋分级机)的选择直接影响磨矿效率。磨机转速、钢球配比、介质材质(如高铬钢球或陶瓷球)均会影响破碎能力。分级设备的调节同样关键,如旋流器的给矿压力和沉砂嘴尺寸决定了分离精度。设备尺寸和运行参数的优化能显著提升分级稳定性和处理量,减少过磨或欠磨现象。

3. 介质配比:钢球尺寸需匹配给矿粒度,例如:大球碎粗粒,小球磨细粉。

4. 操作变量:实验室小试需严格控制重复性,如研磨时间、介质补充及筛分方法。半工业试验模拟连续生产条件,测试参数稳定性并验证放大效果。综合策略需“矿石-设备-参数”匹配,合理设计试验规模,才能确保工业转化时的可靠性与经济性。

磨矿分级试验的关键技术

(1)采样&破碎

先采取具有代表性的矿样,然后采用颚式破碎机将矿石粗碎至-10mm。随后通过辊式破碎机进一步细碎到-2mm,使破碎产品合格率达95%,为后续磨矿做好准备。

(2)磨矿

实验室研磨测试优先选用实验室锥形球磨机,按“液固比1:1.2”配置矿浆,设定转速和时间。若是欠磨则需要检查钢球补充是否及时,或适当提高磨机转速。粒度不均匀往往因分级设备选型不当所致。

研磨分级测试
研磨分级测试

(3)筛分

在实践应用中,建议采用”激光法+筛分法”的组合分级方案。前者快速获取整体分布,后者精确测定关键粒级(如-200目)占比。严格控制15-20min,不足导致粗粒级结果偏高,过长导致细粒级“过筛”。

对于分级设备选择,其中水力旋流器因其处理量大、占地小成为现代化选厂首选,通过调节沉砂嘴直径和给矿压力可精确控制分离粒度。螺旋分级机则依靠机械提升实现分级,其返砂含水量低,特别适用于重选流程。振动筛(如高频细筛)适合处理粗粒物料,筛网寿命是关键考量。如处理-50μm占比较高的矿浆时,水力旋流器更适合替代螺旋分级机。

研磨分级测试
小型实验室振动筛

(4)分析

统计各粒级产率,绘制“粒级-产率”曲线,计算标准偏差。统计出分级效率、返砂比、溢流粒度合格率,对比设计指标,提出优化方向。

(5)报告

记录包括矿石性质(密度、品位、硬度)、设备型号、试验参数(浓度、转速、时间)等。明确最佳磨矿分级参数(浓度、介质配比、时间、分级设备参数),提出工业应用可行性方案。

矿石磨矿分级测试需严格遵循“准备-磨矿-分级-分析-报告”全流程,核心在于通过参数优化(浓度、介质、时间、分级参数)实现目标粒度的精准控制,同时确保数据重复性(误差≤5%)和报告规范性。

总结

粒度控制是连接矿石性质与选矿指标的桥梁,需通过科学试验实现“精准研磨+高效分级”。根据矿石特性选择试验方案,优先采用闭路流程提升粒度稳定性。亚非国际JXSC)支持定制各类型选矿测试设备服务,联系我们获取专业方案!

滚动至顶部